查看原文
其他

多出来走走

辉哥奇谭 辉哥奇谭 2021-06-05

(配图摄影 by 辉友Dora)

去年疫情,基本上一年都没怎么出差,国航金卡也毫无意外的变成了银卡。今年从三四月开始,出行频率明显增加。先后去了三亚、深圳、上海,前后飞了四五次。

最近30天的出行频次和里程已经远超去年了,我称之为「报复性出行」。哈哈哈,其实也不是刻意安排,正好是很多事情凑到一起,所以造成了这种现象。

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观点:多出来走走,活络一下筋骨,很有好处。

第一、走出办公室,体验多维人生

最近有不止一个朋友感叹,2021年眼看就要过去一半了,时间怎么过去这么快?!如果你又正好是朝九晚五或者996的上班族,很容易习惯两点一线的生活,时间会过得更快 —— 因为日子和日子之间没有差别。

人的大脑记忆有一个特点,即按照「差异化」来记忆。如果一个地方每天都去,你的大脑中不会存储新信息进去,也形成不了记忆。但是如果一个地方你第一次去,便会印象深刻。如果让你回顾过去的日子,你对日复一日的两点一线多半不会有印象。

而人生是什么?长远来看,人生是由记忆构成的。我们在生活中,应该想办法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记忆,这样过段时间回顾这一两年的岁月,才不会觉得匆匆度过而没有留下痕迹。

第二、走出所在地,看到不同城市的风貌

最近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机场,如果拿机场举例,很容易发现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三亚的不同。

首都T3机场的出发层,显得空荡荡的。虽然安检之后进了候机厅,能看到恢复的人气,但是出发层为什么这么空?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深圳的机场,各个角落都充满旅客,人气满满,而且满眼看过去都是年轻的面孔,让人觉得生机勃勃。如果你经常往返北京和深圳之间,会感受到非常明显的反差。

谈到城市,我还是蛮喜欢上海的,尤其是它的地铁和街道。我去过很多大城市出差,一般下了飞机火车之后都会习惯性的叫车。但是在上海出差,我的首选出行工具是地铁,因为太方便了。只有在地铁不方便到达的地方,我才会选择出租车、网约车。

而下了地铁,走到地面,随便钻入一条上海街道,能体会到别样的生活。在很多城市,街道无限拓宽,街边除了基本的公用设施就没有小店了。而在上海,尤其市区里很多街道依然保持窄窄的模样,路两边有各种特色小店。

路过这些小店,哪怕只是路过,都会感受到生活的趣味 —— 人们在匆匆之间有机会感受生活,而不像很多大城市的人们,每天都仿佛依照简单而明确的任务清单生活。通勤的路上,只是不得不付出的成本,恨不得匆匆而过。

一到这种有市井气息的城市,我就立刻充满能量,由此知道我内在能量的另一来源:市井生活。

第三、出来交流,能扩大视野,减少自我盲区

如果一个人的讨论范围只限于公司和家庭,那么他的视野是极为受限的,连用词、逻辑都容易僵化。出来看看这世界的多样性,知道自己所处位置的局限,还是蛮好的。

这就像最近愈演愈烈的自动驾驶第一之争,关起门讲,很多公司、团队都觉得自己是「技术第一」。但是走出来一看,原来世界很丰富,有不同的角度,绝对第一根本不存在。

而且这种「第一」争论多了之后,你就不免想:是不是「技术第一」这件事根本不存在,这就像女生比美一样,一个公司里自认为最美的至少有三五个。但其实呢,除了最高、最胖能比之外,「最美」可能不存在标准。

知道了「技术第一」可能没有标准,就紧接着会思考另一件事:自动驾驶会不会在未来成为一个通用技术,各个厂商之间没有本质差异?这就和当前智能手机的屏幕、操作系统、芯片一样,各家产品所用的其实没有本质差异,更没有代际之差。

这些认知,只有走出来,交流之后才会形成。关起门来讨论,一定会回到「老子天下第一」的论证逻辑中。

所以,走出来很重要。不走出来,争论和碰撞都不会发生。

第四、旅途的思考,是日常忙碌生活所缺的

还有一点是我最近在旅途中感受蛮深的,即在每一程飞机上,我都能看完至少一本书,思考一些事情。

比如最近在反复思考「到底什么是战略」,我所听到的、看到的关于战略的定义不下三五种。到底哪个是对的?有时觉得自己从事战略相关工作,但是还在思考基本概念,是不是太业余。

但是昨天看到管理大师彼得·德鲁克到老还在思考一个基本问题:「到底什么是企业」,而且这个问题的思考能启发他做出很多原创性的发现,由此释然:既然大师还在思考基本概念,我这个刚入门的人思考「战略是什么」,当然也不为过了。

这种思考,在忙碌生活中不会有,因为你的所有时间都被事务所占据,而且所有生活中都充满5G和WiFi,不会有空隙时间给你思考。因此我特别珍惜在飞机上的断网时间,即使有越来越多的飞机提供WiFi,我也坚决抵制诱惑,保持飞机上断网的环境。一般是飞机滑行起飞和降落的时候睡觉,一旦平稳飞行时,就立刻打开书本阅读思考。

我甚至想,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能否有机会创造出这样独自一人、完全断网的阅读、思考时间?我想来想去,其实只有早起之后。因此,能否重塑自己的晨间时间,可能是重塑自我的关键。

以上几点,就是最近旅途中碎片化思考的小结,期待大家也多能从日常生活中抽身,出来走走,会感受到全新的世界和不同的自己。

相关文章:工作生活是否可以兼得?

上一篇:让自己变强的四个习惯


从日常生活中抽身,多出来走走,看到更大的世界,并通过世界给你的反馈看到不同的自己。如果在这个过程中,多思考多记录,久而久之,你可以看到自己认知升级迭代的过程。

今天分享的语音是「如何通过记录生活感想,获得自由?」这其实是我做的一次分享的录音,时长100分钟,我认为这次录音价值千金,它是我过去好几年的全部总结,讲述了我如何从焦虑中走出来,如何实现了三份收入(包括写作创造价值的所有秘密)。更重要的是它记录了我改变的所有关键行动和思想

建议大家都听一听这篇语音,更希望大家听完这篇语音后,把自己的愿景与自己每日的践行相关联。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,只要你足够想。

收听方法:扫描下方二维码。

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

点击「阅读原文」

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

跟辉哥以及11000+辉友一起

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

(请续费会员也点击「阅读原文」完成续费)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